孔子是積極入世的人,儒家文化的基本要求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,出仕是孔子“為政以德”和“仁”的中堅力量,孔子的出仕要求德行、光明磊落以及仁政,這種出仕觀影響中國數千年,為后人留下許多政治財富和文化遺產。從孔子到現今的幾千年來,由于受到各種思想的影響,古今學者大多談論的是孔子關于人身修養的問題,話句話說,更大程度上是關注孔子對于倫理道德方面的闡發,而較少關注孔子關于政治方面的理論和主張。孔子的出仕思想影響也很大,《論語》一書涵蓋了孔子在出仕方面的思想。孔子的理論有一個方面是出仕,是積極的入世思想,孔子也曾經做過官,而且是司寇,孔子對學生的要求很大,一方面是為官,他與弟子的很多言論涉及到為官和政治倫理問題,所謂的“學而優則仕”就是這一個方面,作為儒家經典的“四書”盡管是講述修身養德,尤其是《大學》《中庸》多是講修身養性的,與其說這兩本經典是講修身養性的還不如說是講為官之道的書。孔子憂國憂民,以實現“為政以德”“仁者愛人”等政治思想為己任,在認識社會的基礎上,結合他在魯國短暫的從政經驗和教訓,在出仕、仕途和安心教學等過程中,他形成了較為科學的仕途思想。
校園名人孔子圣象銅雕
孔子認為道德修養是出仕的一個基本要求。“德行”是孔門四科之一,顏回等十大弟子分屬四科,德行列第一。孔子曾贊美子產:“子產有君子之道四:其行也恭,其侍也敬,其養民也惠,其使民也義。”孔子評論子產的第一條就是德行,他主張“弟子入則孝,出則悌,謹而信,泛愛眾,而親仁,有余力,則以學文”。孔子道德第一,才學兼重及道德水準的要求,是其后中國數千年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天的先導,對中國仕人的影響深遠。孔子真正參與政治僅僅4年左右,而且政績斐然,但終因與統治者政見不和而去職,開始了長達14年的游說。在衛國,孔子積極出仕,“茍有用我者,期月而可也,三年二有成”,“當仁而不讓于師”流露出仕心而無慍的止仕觀。也正因為如此,孔子對楚國“三仕而為令伊,無喜色;三己之,無慍色。舊令伊之政,必告以新令伊”。孔子止仕觀的積極意義就在于它能使仕者進退自如,以子文為楷模,以道為原則而不趨炎附勢,表現出灑脫的一面,這種思想在中國古代王朝上影響深厚,很多儒家知識分子以道、仁、愛民為忠心,在做官過程上奮斗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