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青銅文化起源,目前學術界尚無定論,中國的青銅器文化起源于黃河流域,始于公元前21世紀商周時期,大體上相當于文獻記載的夏、商、西周至春秋時期,當時人們對于銅這一金屬尤為重視,并且用銅來制作各式各樣的藝術品,通過古人對銅的重視,可以看出銅雕藝術在我國的歷史已經很悠久。尤其是銅雕麒麟,廣泛受到人們的喜愛,麒麟,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是一種神獸,據說能夠活兩千年。雄的為麒,雌的為麟,合稱麒麟。麒麟心情溫和,從不傷害人畜,麒麟的形體像鹿,尾似牛尾,麒有獨角,麟物角,口能吐火,聲音如雷。中國古代用麒麟來象征祥瑞,而且相傳只在太平盛世,或世有圣人時此獸才會出現。麒麟是以鹿類的特征為主,融合了牛、羊、馬的特征,它的始作者究竟是誰,其源流怎樣,還不是很清楚,有學者推測可能是周民族的祖先,因為周人原居于西北,那時候的西北,水草豐美,適宜鹿類的生長。
到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,龍、鳳被最高統治者所攫取,便失去了原來的圖騰綜合的意義,而成為最高統治者帝王、后妃的象征。性善的麒麟,在權利角逐中,被擠到了民間,老百姓期望它帶來豐年、福祿、長壽與美好。公元1419年,鄭和帶著馬林國國王贈送的長頸鹿回到了南京,由于長頸鹿長相極像中國民間傳說的吉祥之物,麒麟。在加上當時的中國國民對長頸鹿知之甚少,大家一致認定,馬林國國王所贈長頸鹿就是麒麟。麟在官員朝服上也多被采用,清朝時,一品官的補子徽飾為麒麟,可見其地位僅次于龍,清朝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佩掛龍的標識,黃帝為黃龍、紫龍、親王、阿哥、貝勒、貝子為龍子圖案。可以說,麒麟身上存在著許多的文化思想,麒麟是集龍頭、獅眼、虎背、麝鹿身、龍鱗與一身,這些充分體現了中國人“集美”思想。銅雕麒麟的吉祥意義與人類的趨利心性,每個民族、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,都深藏著并不多方面現實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征,民族的不同,種族的不同,還使人類在形體、膚色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。但是,不同民族、不同種族的人又有著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、心理特征。有關人類基本心理特征相同的理論,學術界稱之為“心性同一說”,其中之一便是趨利心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