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印度佛教,不雕刻或繪畫釋迦牟尼的面容;佛陀是用符號來象征的,如法輪象征佛的“說法”、菩提樹則是代表“成道佛”、足跡則象征“游行佛”。佛教在印度時本來沒有借由偶像或圖影表示釋尊。
景泰藍工藝自在觀音銅佛像
《長阿含經》卷4〈游行經〉表示,佛滅度后弟子們只要去與佛一生有關連的遺跡巡禮,便與見佛無異:“佛告阿難:汝勿憂也。諸族姓子常有四念。何等四?一曰念佛生處,歡喜欲見,憶念不忘,生戀慕心;二曰念佛初得道處,歡喜欲見,憶念不忘,生戀慕心;三曰念佛轉法輪處,歡喜欲見,憶念不忘,生戀慕心;四曰念佛般泥洹處,歡喜欲見,憶念不忘,生戀慕心。阿難!我般泥洹后,族姓男女念佛生時功德如是,佛得道時神力如是,轉法輪時度人如是,臨滅度時遺法如是。
漆金關公神像雕塑
《雜阿含1349經》:“時,有天神依彼林者,見佛行跡,低頭諦觀,修于佛念。時,有優樓鳥住于道中,行欲蹈佛足跡。爾時,天神即說偈言:“汝今優樓鳥,團目棲樹間,莫亂如來跡,壞我念佛境。”時,彼天神說此偈已,默然念佛。
直至犍陀羅時期,大乘佛教開始流行,才有佛像的形成。
《增壹阿含》:“云何佛國境界不可思議?……如來身者,為是大身,此亦不可思議。所以然者,如來身者,不可造作,非諸天所及。……如來身者,不可摸則,不可言長、言短。音聲亦不可法則,如來梵音,如來智慧、辯才不可思議,非世間人民之所能及。如是佛境界不可思議”。
《道行般若經》:“佛般泥洹后,有人作佛形像。人見佛形像,無不跪拜供養者。其像端正姝好,如佛無有異,人見莫不稱嘆,莫不持華香繒彩供養者。賢者!呼佛神在像中耶?薩陀波倫菩薩報言:不在像中。所以作佛像者,但欲使人得其福耳。……佛般泥洹后,念佛故作像,欲使世間人供養得其福”。
《十誦律》:“爾時給孤獨居士信心清凈,往到佛所頭面作禮一面坐已。白佛言:世尊,如佛身像不應作,愿佛聽我作菩薩侍像者善”。
關于公元前二世紀為何沒有佛像的造作,谷響認為因佛陀相好莊嚴,不應以尋常人的型態看待;且《阿育王傳》卷2記載,弗那槃達(Pu??avardhana)尼乾陀(耆那教)弟子畫佛陀像令禮拜尼乾陀像,阿育王聞之大怒,于是將所有尼乾陀捕捉,加以屠殺,佛像也許因而被禁。
中國未經歷印度的造形像與否的沖突,直接接受釋迦牟尼畫作與塑像。第一幅佛像由皇帝下令繪制,根據《高僧傳》的記載,東漢蔡愔攜西域釋迦像來中國,到洛陽后,漢明帝令畫工描繪。中原本土建造佛像的最早記載是《三國志》笮融挪用所掌糧道大立佛寺,大造佛像,以浴佛施食招徠信徒。
根據《增一阿含經》卷二十八及《大唐西域記》卷五,記載跋蹉國優塡王(或譯作鄔陀衍那主, Udayana-vatsa)因思念佛陀,于是以栴檀木雕塑一尊五尺的佛陀形像,這是佛教雕塑佛像起源的傳說。
佛教中有流傳《造像度量經》是清乾隆七年(1742)工布查布在北京從藏文譯本重譯為漢文,有關制造佛像度量的經典。